对门店的商品交付,是合同物流服务的主场之一。门店交付有两个层次,一个是需求预测,另一个是商品供应。需求预测,在现阶段,更多的是商贸端基于用户数据在主导;物流端据此进行商品交付,并提供可视化的交付数据。商品越靠近消费者,交付体验越好,但同是商品周转次数和物流成本相应也越高,因此物流网络的规划,物流服务的设计,需要物流端与商贸端的协作来实现。
传统经销体系下零售店配送,一般是由经销商自营或找临时运力。近年市场上出现了新的“以物流带动商流”的模式,通过城市配送司机,向零售店销售商品,并提供物流服务。
全渠道让门店成为线上B2C订单的履约点,在库存布置上,对于门店的铺货考虑线上线下;但总体上,门店仍以线下展示与销售为主,线上订单仍以电商仓发货为主。
新零售驱动B2B2C服务,区域仓的商品存储更加偏向小批量,门店逐步实现店仓合一。对于线上订单,门店是离消费者*近的仓库,货架就是商品存储库位,后台可实现打包发运;区域仓根据门店的线上线下销售即时补货,同时配合进行部分SKU的线上订单发货。
在考核环节,品牌商对于合同物流服务商的KPL考核一般分为“安全”和“运作”两个部分,运输过程中的货损货差由承运商负责。安全考核包括对于司机的培训与预演、车辆的合格率与维护、事故率等;运作考核主要包括:准时提货率、准时送货率、异常情况标准化处理率、回单及时率、客户投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