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7日,中国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办期间,尼泊尔-中国投资前景研讨会上,尼泊尔工业、商业和供应部长马特里卡·普拉萨德·亚达夫作为主要嘉宾在发言中说:中国在40年前开始的**政策使中国发生了**的变化和经济转型,中国**取得了伟大成就,他希望中国能够与邻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分享自己经济增长的经验和发展的成果。中国国家**在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这样一项具有远见卓识的建议,也是促进国与国之间互联互通迈出的重要一步。这不仅使中国受益,也有助于尼泊尔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释放经济发展潜力。中国的经济发展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成功**,也为两国的共同发展创造了机会,未来两国会有更密切的合作。”
尼泊尔是中国的友好邻邦和“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近年来,中国企业对尼泊尔投资快速增长,双方合作项目增多。
中国在尼泊尔投资兴建水电站,积极带动本地就业,拉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在尼泊尔投产的发电项目,较大地解决了尼泊尔西部地区的缺电难题,为尼泊尔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稳定优质的清洁能源;在尼泊尔南部纳瓦尔帕拉西县,中尼企业合资建设的尼泊尔较大水泥厂,建成后,尼泊尔的水泥工业水平有望得到较大提升,从而推动尼泊尔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整体经济发展;中国汽车制造企业比亚迪向尼泊尔当地公交公司交付了首批纯电动巴士。尼泊尔空气污染严重,这是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电动车巴士的投用有利于改善空气状况,提升民众的健康水平;互联互通,中尼航空业合作取得诸多进展,主要在合资经营、购买飞机、修建机场、增加航班等方面,航空业的深度合作为中尼两国航空业互联互通注入了新的活力,创造了新的机遇;中尼两国正推进自贸区机制研究、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建立能源合作机制等;中南亚货运班列的开通运营,为中国的西藏与尼泊尔国家的外贸合作提供了物流新渠道;中国现已成为尼泊尔**大直接外资来源国和*二大贸易伙伴,尼泊尔**欢迎更多中国企业家在基础设施、电力、矿产、石油、现代化农业、旅游业等重点领域加大投资。
中国对尼投资呈现*的趋势,包括:基本建设、能源、电力、蔬菜种植、家具制作、酒店餐饮等传统产业,也包括电子通信、可再生能源等新兴产业。
尼泊尔为农业国 ,80%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旅游业是尼泊尔的支柱产业。其基础设施和工业基础薄弱。
中国在尼泊尔2015年大地震后宣布了30亿元人民币的无偿援助,并与尼泊尔签署了25个灾后重建项目备忘录。
中尼之间将通铁路
中尼双方始终在发展基础设施、提高连通性上紧密合作。尼泊尔是内陆国,在振兴国际贸易、转运、投资和旅游业过程中,铁路联通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中尼建交64周年之际,鲍德尔大使介绍,两国间铁路项目的预可行性研究已经完成。
资料显示,去年6月,双方签署中尼两国跨境铁路协议,将拉日(拉萨至日喀则)铁路延伸至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据悉,中尼铁路项目包括中国段和尼泊尔段。中国段是拉萨到吉隆县,由青藏铁路网延伸而成,全长700多公里,其中在中国的路段占五分之四以上,预计2022年可以建成。到了2020年之后,中尼两国将再修建从中国吉隆县到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的铁路。
目前,尼泊尔尚未完整发掘其在水电、新能源、农业、草药和传统医药领域的巨大潜力;而在这些领域,中国都拥有大量专业知识,并可用这些能力支持尼泊尔。同时,尼泊尔社会经济情况的跃升,也将有助于地区的成长和稳定,因此尼中两国的发展合作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鲍德尔表示,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尼泊尔与中国开展了基础设施、经贸、旅游、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合作。双方已经确定共同打造跨越喜马拉雅的立体互联互通网络,将进一步造福两国人民。
中新社加德满都6月20日电 (记者 张晨翼)由尼中友好论坛主办的“‘一带一路’助力南亚发展与繁荣”国际会议20日下午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拉开帷幕。
尼泊尔外交部部长贾瓦利、中国驻尼泊尔大使侯艳琪等出席了开幕活动并致辞。来自尼泊尔、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菲律宾等国家的*学者将围绕“‘一带一路’助力南亚地区贸易发展”“跨喜马拉雅合作”等议题展开讨论。
贾瓦利在致辞中多次强调“一带一路”建设对增进南亚地区内部及南亚同中国之间互联互通的重要意义。他说,南亚有着十几亿人口,经济发展势头较好,但受地理、语言、宗教等因素影响,南亚内部并没有形成非常顺畅的联通渠道,域内国家可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加强合作,增强区域内互联互通,促进南亚地区发展。
他说,尼泊尔的发展需要国际投资和先进技术的帮助。尼泊尔与中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这给尼泊尔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侯艳琪表示,中国和南亚国家一样,都是发展中国家,大家都有发展的愿望,不同国家的发展优势也具有互补性,因此“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具有巨大潜力。希望参会的*学者就本次会议主题展开积极讨论、提供有益建议
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英语:Federal Democratic Republic of Nepal),简称尼泊尔。喜玛拉雅山脉是中尼的**国界,包括珠峰在内,世界**高峰有八座在中尼边境。全国总面积147181平方公里,2016年总人口约为2898**。
尼泊尔为南亚内陆山国,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北邻中国,其余三面与印度接壤。全国分北部高山、中部温带和南部亚热带三个气候区。北部冬季较低气温为-41℃,南部夏季较高气温为45℃。
历史上,尼泊尔于1791年向中国清朝称臣内附,从此属中国。 [1] 13世纪初,马拉王朝兴起,大力推行印度教。1768年,沙阿王朝崛起并统一全国。1846年,拉纳家族依靠英国支持夺取军政大权,并获世袭首相地位,国王成为傀儡。1950年,尼人民掀起反对拉纳家族专政的运动。特里布文国王恢复王权,结束拉纳家族统治,实行君主立宪制。1960年,马亨德拉国王取缔政党,实行无党派评议会制。1990年,尼爆发大规模“人民运动”,比兰德拉国王被迫恢复君主立宪。2001年,比兰德拉国王在王室血案中遇害,胞弟贾南德拉继位。2005年,贾在解散**后亲政。主要政党结成“七党联盟”,与尼共(毛主义)联手反对国王,并于2006年通过*二次“人民运动”推翻国王统治。2008年,尼举行制宪会议选举,选后产生的制宪会议宣布成立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 [2-3]
尼泊尔是多民族、多宗教、多种姓、多语言国家。尼泊尔语为其国语,上层社会通用英语。居民86.2%信奉印度教,7.8%信奉佛教,3.8%信奉伊斯兰教,2.2%信奉其他宗教。 [2]
尼泊尔假期较多,经常放假,口岸清关有时候会受影响
中国对尼泊尔援建很多,大量物资需求,由于尼泊尔发展较快,日用品,机械设备需求多,我司可以提供门到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