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CEO: D. Scott Davis
2004年营业收入: 366 亿美元
2007年营业收入: 497 亿美元
2008年营业收入: 515 亿美元
2010年营业收入:495 亿美元
2011年营业收入:531亿美元
雇员人数: ** 398,300
具体说到UPS应对的策略,可以说针对不同的时期,企业会有不同应对的策略。
在短期,主要是节约成本。其实,所有企业在到来的时候,可能都会有这样一个自然的反应。不过,即使在情况下,大家也应看到中期和长期。到了中期的时候,要不断调整我们的业务模式,不断增加我们的营业额。
在二战后,上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的汽车开始普及,美国社会进入一个郊区化的阶段。在此之前,UPS主要是替百货公司向顾客家里递送包裹,可当人们有车后就不再需要企业递送了,这时候UPS就遇到了。当时,UPS想到的是开拓新客户,用今天的概念就是开拓B2B市场。1954年的时候,UPS的拓展开始收到显着效果,拿到了600多家的批发商客户。到1956年,B2B的业务已跟B2C的业务不相上下。
创建于: 1986
总部所在地:新加坡
总裁:肯托罗(Ken Torok)
服务区域: 亚太地区的 40 多个国家与地区
雇员: 亚太地区**过14,000人; **42.77**
亚太地区运送机队: 共有各种车辆**过1,400辆
操作机构(中转站与中心):**过344个
每日航程段: UPS每周航班 亚太地区:每周259次航班; 国际:每周133次航班
服务的机场: 亚太地区内部 16;国际 377
亚太地区航空中转站: 上海浦东、台北、中国香港、新加坡、菲律宾潘帕嘉
在应对这次金融时,UPS所做的是全面优化运营网络。我们发现,在来临的时候,客户需求也出现了多样化,一般服务需求减少比较显着,因为大家都要应对成本的压力,往往对时限降低要求。而在这个时期所做的是强化服务。并且从长远眼光来看,还是要坚持原有投资计划,投资建设**运送网络。此外,UPS还坚持发展和运用的IT技术。通过这样的投入和优化,可以保证我们在未来应对的能力,从而保持长远发展。
对于以往所取得的成就,我们感到非常自豪。UPS之所以能走到今天,取得今天的成功,大概有三个较为关键的因素:是企业文化,*二是企业执行力,*三是不断的变革。
可以用“变中求胜”来描述UPS的发展。实际上, 变革的核心有四个。个是如何吸引、培养一支业务娴熟,业务多元化的团队。在UPS,大家都拥有相同的价值观,为公司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二个是提供高附加值的服务,我们努力发展成为解决方案的。*三个涉及到我们的企业文化,就是以客户为中心,持续不断的关注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有预见性的、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四,在**范围内倡导,不断的追求、不断的创新来加速我们改革的进程。
UPS上海国际转运中心于2008年12月9日启用,坐落于浦东国际机场(PVG),是UPS***转运中心,拥有上海地区面积的现场海关区,提供7天清关服务,设计用来改善并加强对于快递以及大宗货运的处理。该转运中心共配备117条运送带和47个入坞港,货物分拣能力预计达到每小时17000件。
UPS深圳国际转运中心
IT技术对快递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UPS一直重视在IT技术方面的投入。现在UPS的查询网络已经覆盖104个国家,每个工作日都可以接收到185万次在线查询,询问包裹所处的位置,从而提高了对供应链管理的能力。
2001年5月,UPS宣布与中国着名的电子商务企业阿里巴巴合作,正式与阿里巴巴旗下在线批发电子商务平台“**速卖通”结成战略联盟,UPS将作为“**速卖通”平台的物流供货商。“**速卖通”的买家和卖家可以享受到在线管理货运和在线追踪所带来的关键益处,其中包括打印UPS货运标签、要求UPS上门取件等。由此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可以大地改善客户的体验。中国的电子商务发展很快,这为快递也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2012年美国联合包裹公司(UPS)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