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义GDP变化,预测中国经济复苏拐点
多年来我一直关注物流行业,很少关注宏观经济的变化了,但是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不断下行,中国经济底部到底在哪里?什么时间中国经济会探底?成为全国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全世界经济学家普遍关注的问题。但是多年来中外经济学家一直众说纷纭,对中国经济下行趋势的底部预测与分析都非常悲观,一直没有看到那个经济学家给出明确的分析。
2016年下半年开始,我发现中国经济数据中有一个小数据开始出现了变化,中国名义GDP在2015年四季度就探明底部,开始从底部逐步回升,到2016年四季度名义GDP增长速度接近了8%,已经连续上升了一年,基于这个小数据精准分析,我明确判断中国经济底部已经探明,2017年将触底回升,但需要积蓄元气,回升缓慢并会有波动。
我得出预测结论的时候,正值中国经济前途未仆,走向迷离,中外经济学家的分析判断也众说纷纭。对外人民币面临巨大贬值压力,中国外汇储备大幅减少,让很多经济学家悲观,对内判断经济长期下行,基本看不到底部,也没有见到一个经济学家能够准确预测经济发展趋势。
在2016年12月中国物流技术装备企业家年会上,我提出我不讲物流技术装备的发展分析与预测,希望讲讲中国经济发展的景气分析与预测,明确对中国经济给出分析与判断,提出2017年中国经济将触底复苏。
目前,中国经济的实际运行结果也验证了我的小数据精准分析结果。
5、总结
大数据很重要,但是小数据精准分析更值得关注,分析数据最关键的一是要精细分析,二是要看到数据的异常变化,所谓异常必有妖!只要发现数据异常,就要抓住不放,分析数据变化本质,找出数据变化原因,往往能够发现大问题,让你高瞻远瞩!
比如:2016年快递业务量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电子商务网购增长速度,这是什么原因?比如最近电子商务网购市场规模增长速度开始明显下降,这是什么原因?等等,只要你随时关注手边的小数据异常,随时进行小数据精准分析,分析结果会超出你的想象!
延伸阅读:林彪打仗的小数据精准分析
1948年10月14日,东北野战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仅用了30小时就攻克了对手原以为可以长期坚守的锦州,并且在全歼了守敌十余万之后,不顾疲劳挥师北上,与从沈阳出援的敌精锐廖耀湘集团二十余万在辽西相遇,一时间形成了混战。战局瞬息万变,谁胜谁负实难预料。
在大战紧急中,林彪无论有多忙,仍然坚持每晚必做的“功课”。一天深夜,值班参谋正在读着下面某师上报的其下属*的战报。说他们下面的*碰到了一个不大的遭遇战,歼敌部分,其余逃走。与其它之前所读的战报看上去并无明显异样,值班参谋就这样读着读着,林彪突然叫了一声“停!”他的眼里闪出了光芒,问:“刚才念的在胡家窝棚那个战斗的缴获,你们听到了吗?”
大家带着睡意的脸上出现了茫然,因为如此战斗每天都有几十起,不都是差不多一模一样的枯燥数字吗?林彪扫视一周,见无人回答,便接连问了三句:
“为什么那里缴获的短枪与长枪的比例比其它战斗略高?”
“为什么那里缴获和击毁的小车与大车的比例比其它战斗略高?”
“为什么在那里俘虏和击毙的军官与士兵的比例比其它战斗略高?”
(编者:这就是异常,数据异常必有因)
人们还没有来得及思索,等不及的林彪司令员大步走向挂满*地图的墙壁,指着地图上的那个点说:“我猜想,不,我断定!敌人的指挥所就在这里!”
林彪可以如此笃定,取决于他每晚必做的功课,这些战报汇集成林彪脑中,一旦数据当出现差异,他可以及时获取,进行精准分析,得到准确信息,找出价值所在。
从杂乱无序的数据中将信息集中、提炼,分析出研究对象的内在规律,林彪对兵力的计算可以精确到一个营甚至一个连。以当时的条件设备,再加上人工的费时费力,在小数据时代,林彪尚能如此,可见他管理的精细化,而现在拥有更多手段、先进技术和更多的数据的我们是不是该反思,是否冗杂遮蔽了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