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能源供给方式,目前,国内外低温物流制模式可以分为电力驱动型(冷藏车)与无源蓄能型。而无源蓄能型按照载冷剂的不同又分为干冰载冷型和相变蓄冷材料载冷型两种。这三种模式的冷链配送方式都存在一定优缺点、成为目前冷链物流配送中的三种主要模式,下面我们将分别对这三种冷链配送模式予以分析。
一、冷藏车制冷低温配送
有源型低温物流制冷方式就是自带制冷单元的冷藏箱,常见的是自带压缩机组的冷藏车。 冷藏车的制冷原理,是利用压缩机的工作提供冷源,冷藏车制冷的优点是能保持较长时间的低温,这种低温物流制冷方式主要应用于大批量低温货物的长途配送。二、以干冰作为冷源的低温配送模式干冰曾经被广泛应用于保存温度在0度以下的生物制品、食品、水产品等的配送与保存,其出色的制冷效果让干冰一度成为冷链配送的宠儿。但是,较近干冰也难逃在冷链配送中被扼杀的命运,各大航空公司基于安全的角度出发已经明令禁止使用干冰作为制冷剂。干冰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800倍于自己体积的二氧化碳气体,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容易引起爆炸。干冰除了其对环境的污染和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外,干冰的采购、储存与使用都十分不方便,买回来的干冰必须马上使用掉,否则很快就会挥发掉,造成干冰使用成本的上升。这些特性也决定了干冰作为货运制冷剂退出物流配送的市场必然性。三、相变蓄冷材料的低温配送模式以蓄冷材料(冰袋或者干冰)作为冷源的低温配送模式是利用蓄冷材料在相变过程中释放冷量来维持货物的低温,该模式适用于小批量、少量、多次的货物低温配送。
啤酒冷链的未来?有人会说,既然如此,那么啤酒运输过程中全程冷链就好了。毕竟对于消费者而言在相同的时间条件下,冷链意味着更新鲜;而对于销售终端(瓶子店,酒吧,超市等),冷链意味着啤酒能更长时间地在货架上。但是现在,要做到全程冷链实际上并不容易,毕竟冷链需要各个环节的步调一致,并且结成连贯而统一的合作关系。其中一个环节的断裂,对啤酒新鲜度造成的损害将是不可逆的,例如下图中橙色的线,在30℃的环境下放置五天,啤酒的新鲜度明显下降很多。还是以美国的啤酒运输到中国来举例,像啤酒到达中国需要清关的时候,往往会需要仓储一段时间,虽然会提供冷藏仓储,但是考虑到成本(相当高),很有可能在这个环节会使得冷链断开。除了成本之外,小批量的出货也往往需要“拼船”,而这还涉及到时间这一因素,使得啤酒老化的问题。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便是,对于很多人而言,啤酒冷藏保存的意识并不强烈,即使是啤酒经销商,他们也很可能不会在运输的时候选择冷藏保存。而现在国内的物流运输服务虽然提供冷藏服务,但多以海鲜蔬果为主,相比之下啤酒的冷藏运输相当少。不过随着人们对于品质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冷藏运输仓储链的未来还是可以放眼期待的。当前冷链运输在**运输的比重为5%(logisTIcs统计数据),而这个比重将持续上涨。当然我们较关注的国内,冷链仍处于发展阶段(相比很多国家而言,冷藏运输仓储链还是较薄弱)。而冷链的发展自然将带动冷链的各个方面,啤酒的冷藏运输,也不例外。到时候,我们也会喝到更新鲜的进口精酿啤酒。